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Made in China”全球可见。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品牌一直是制约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壮大的瓶颈。特别是随着国际疫情形势变化,外贸订单纷纷延迟,大部分外贸企业在采取外贸和内销两条腿走路的同时,进一步意识到培养自主品牌的重要性。
从外贸代工到创建自主品牌
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受到巨大冲击,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的外贸企业更是首当其冲。一方面,受国际疫情影响,海外市场订单锐减。另一方面,在转内销时,面临打开渠道成本高、品牌培育难等问题,自主品牌缺失的困境进一步凸显。
在素有“中国化妆刷之乡”称号的河南省鹿邑县,其化妆刷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为80%,长期为迪奥、兰蔻等一线品牌代工,但在自创品牌、开拓内需等方面却始终举步维艰。一支化妆刷如果贴上迪奥的牌子,在国际市场能卖到六百至八百元,而在国内,同样的品质和材料,其售价不到十分之一。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下,自主品牌的打造正在成为外贸代工企业,乃至整个中国制造业突围的关键。
杭州廷镁浴袍一直为欧美大牌代工,疫情期间,廷镁获世界500强发布者《中诚信榜》“2020世界浴袍十大品牌”三个月后,因订单增加多,需要寻求合作代工。廷镁董事长方雨兴:“增长太快了,来不及做啊。”
近日国家出台《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千方百计帮助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通过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创建自有品牌。这也意味着,后疫情时代,加强自主研发、向高端转型、创建自主品牌将成为中国制造不断突围的必经之路。
聚焦国内市场,积极布局后疫情时代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紧急出台多项政策稳外贸。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开始从代工贴牌,向原始设计制造商、品牌商转变。宁波拥有超3.3万家外贸企业。为了帮助企业拓销路,宁波市发布了外贸版“惠企12条”,实施政府、金融、外贸企业联动,积极引导企业培育品牌。
位于慈溪的浙江三禾厨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出口欧美市场为主的锅具制造企业,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近百项锅具发明专利。由于较早布局国内市场提前准备,三禾厨具在疫情爆发后能够第一时间转舵,快速转战国内市场,今年前5个月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116%,上演了一场逆势突围的好戏。
从某种意义来说,此次疫情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正在成为中国自主品牌创建的加速器。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备的产业体系,这是培育本土品牌的最佳土壤。目前,全国各地都打出了稳外贸的“组合拳”,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这对国内企业来说正是创建自主品牌,大力开拓市场的关键时期。受疫情影响,一些企业可能会倒下,但是疫情之后,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会活下来,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人自主的全球信用评级话语权系,浙江禾晨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自疫情发生以来就积极关注国内企业急需培育信用、传播品牌的迫切需求,致力于帮助更多企业走出经营困境。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围绕企业在自创品牌、开拓内需等方面的需求,浙江禾晨信用评级不断整合优势资源,通过融验证、评级、培育、作证、传播、持久影响力于一体系的统化、专业化的信用+品牌解决方案,成功帮助转型企业快速提升品牌影响力。
(本文作者魏义光,版权属《中诚信榜》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