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布 > 人民网:“只有黑榜没有红榜”回归监管本位

人民网:“只有黑榜没有红榜”回归监管本位

2020-07-28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只有黑榜没有红榜”回归监管本位

  3月1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在记者会上表示,取消所谓知名商标、著名商标以及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评比,在这个问题上政府不为企业站台背书。在政府的榜单上只有黑榜,没有红榜。红榜是消费者的口碑,黑榜意味着企业的违法经营要受到惩处。


  “只有黑榜,没有红榜。”这一番讲话明确了政府监管部门的自身定位,对于过去一段时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热衷于搞“红榜”的做法,是一种态度鲜明的纠偏。张茅的讲话意思十分清楚,所谓“红榜”就是指所谓知名商标、著名商标以及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之类的表彰项目。监管部门的职责如同它的名字一样,主要在于监督和管理,也就是对于那些敢于上“黑榜”的企业公正执法,严格保护市场竞争环境,保护消费者利益。这,才是监管部门的本位。


  一些地方和部门热衷于搞“红榜”,危害至少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的危害在于,“红榜”有可能导致权力寻租和腐败行为。企业都知道知名商标之类的“红榜”是金字招牌,一旦入选,它所带来的好处那是多少广告费都换不来的。所以,企业会为了挤入这些“红榜”而挖空心思,针对部门或个人的利益输送由此产生。更有甚者,少数评奖对所谓“费用”进行明码标价,企业一手交钱一手拿奖。这些“费用”到底作何用途,外界往往并不知晓。


  应当承认,最初设置一些“红榜”的初衷也许是好的,罚劣的同时也要奖优嘛。但是,时间一长,各种“红榜”纷纷出笼,明显呈现出形式化和套路化的倾向。这就产生了第二个方面的危害,也就是消耗政府部门信用的问题。监管部门为企业颁奖授牌,其实质就是以政府信用为企业站台背书。如果这些企业实至名归倒也罢了,偏偏有些企业前脚拿到证书奖牌,后脚就出了违反法律、不讲诚信等各种问题。此时再看这些所谓的“红榜”,简直就是啪啪打脸,怎一个尴尬了得?


  政府部门的信用比黄金还要宝贵,民众和企业高度信任政府,政府行政和执法的成本就要小得多。相反,一些地方和部门如果连连出现各种失信行为,那么遭遇“虽令不从”的局面也就不难理解了。以政府信用去搞各种看似冠冕堂皇的“红榜”,实在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不合算之举。监管部门就应当恪守监管的本位,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把市场能够决定的交还给市场。


  一个企业的品牌到底是否知名,市场竞争自然会给出答案,消费者的口碑自然会给出答案。监管部门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不再搞“红榜”了,企业和消费者就丧失了分辨的能力。监管部门不再去搞不属于自己职责的“红榜”,也有利于将自己从繁杂事务和道德风险中解脱出来,凝心聚力、客观公正地履行监管职责。严格的监管,是市场之福,是民众之福。(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