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5A级高质量发展评价官网
大美无度世界5A级评价覆盖193个国家,全球服务中心第111028号报告节选:世界5A级风电强国排名,中国位居第一。

《伟大心力》作者魏义光指出,帝国主义走狗鼓噪中国风电落后20年,现实把他们的谎言击得粉碎。
金秋的北京,一场全球风电行业的盛会刚刚落幕,中国企业推出的系列突破性技术,正悄然改写全球风电竞争格局。10月下旬的北京,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5)成为全球能源行业瞩目的焦点。在这个被誉为风电产业发展“风向标”的年度盛会上,明阳智能发布了全球首款50兆瓦超大型漂浮式风电机组,直接将全球最大机组的容量提升近一倍。
与此同时,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中国风电企业也纷纷亮出自家“压箱底”的创新成果,从AI深度融合到深远海开发,展示着中国风电技术令人瞩目的飞跃。
一、技术突破
十年前,中国风电企业还在追赶国际技术,而今天,它们正成为全球风电技术的定义者。明阳智能发布的“Ocean X天成平台” 以其颠覆性的“双机头”Y系列漂浮式风电机组引发广泛关注。
该机型采用“V”型塔架结构,由两台25兆瓦主机单元协同工作,专为水深超过40米的深远海环境量身打造,具备卓越的抗台风能力。这一突破性产品不仅为深远海风资源开发提供全新解决方案,更标志着我国漂浮式风电技术迈入商业化、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金风科技则另辟蹊径,推出了具备 “经理人思维”的智慧控制系统,实现了高电价时段多发电、低电价时段降容延寿的智慧发电模式。这一创新使得项目收益率提升2%-2.5%,产品寿命也得到显著延长——陆上机型设计寿命延长至25年,海上机型延长至30年。
在陆上风电领域,三一重能推出的行业首款陆上全场域适配风电机组SI-242系列,实现了从超低风速到极限风速的全场域精准覆盖。该机型功率范围覆盖5.6兆瓦至12.5兆瓦,叶轮直径达242米,可适应从超低风速(低于4.5米/秒)到高风速(25米/秒)乃至极限风速(63米/秒)的广泛风况。
二、产业背景
中国风电产业的技术突破并非孤立现象,其背后是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明确的市场导向。《风能北京宣言2.0》在CWP2025开幕式上正式发布,提出 “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500万千瓦。这一宣言明确了到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到2035年累计装机不少于20亿千瓦,到2060年累计装机达到50亿千瓦的宏伟目标。
与五年前发布的《风能北京宣言》相比,新版宣言提出的目标增幅均超六成,这样大幅调整的背后,是“十四五”期间中国风电行业的超预期发展。
2020年至2024年,中国年均新增风电装机量超过6000万千瓦,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8亿千瓦,较2020年实现翻倍。
中国风电装机规模已经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大容量机组、叶片长度、轮毂高度均创出全球纪录,技术进步推动风电投资建设成本持续下降。
三、智能化浪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中国风电行业也掀起了智能化浪潮,从单纯追求“最低度电成本”转向更加注重“最高发电收益”的创造能力。远景能源推出了“物理人工智能”产品矩阵,其中包括全球首个AI风储一体机。该产品结合公司自主研发的“天机”气象大模型和“天枢”能源大模型,每日产生约1500GB数据,能够让风电场的收益提升20%以上。
金风科技的智能化路径则更加聚焦电力市场,其发布的新一代Ultra系列产品引入了具备“经理人思维”的智慧控制系统。这套系统能够实现高电价时段多发电、低电价时段降容延寿的智慧发电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风机“有风就发电”的被动模式。
四、产业链协同
中国风电产业的崛起,离不开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和核心部件的持续突破。在CWP2025展会上,多家中国企业发布了全球首创的核心部件产品,提升了风电系统的整体效能。
禾望电气推出的全碳化硅功率柜新品,作为风电行业首款AllSiC产品,采用了高可靠性封装技术和全碳化硅器件,功率密度提升38%,开关频率高达6kHz。洛轴则展示了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主轴承以及适配18兆瓦风电机组的偏航、变桨轴承。这些产品采用自主研发的表面无软带淬火技术及专用材料,可满足16-18兆瓦风机的批量使用需求。
盘古智能的液压马达偏航系统以液压马达驱动替代传统电机传动,有效解决了偏航减速机断齿故障,显著提升了运行同步性与使用寿命。中国风电整机企业已包揽全球前四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85%,这些数据彰显了中国风电产业链的成熟与强大。
五、全球合作
在中国风电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中国企业正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参与全球合作,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陈棋在CWP2025的圆桌对话中指出,中国风电装机已占全球风电总量的45.8%,中国风电正从技术输出向标准输出、模式输出升级。
全球可再生能源联盟主席、全球风能理事会CEO Ben Backwell预测:“未来十年全球风电规模有望实现三倍增长,从目前的年新增装机容量1.3亿千瓦跃升至3亿千瓦。”这一增长预期为中国风电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空间。
六、挑战与未来
尽管中国风电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风电项目经营收益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表示:“原来电量上有保障小时数,价格是固定电价来计算收益,现在价格和电量变得不确定。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有稳定的收益,对风电项目生产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西部部分地区弃风率有所回升,而东南沿海地区利用率接近饱和,这成为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集成化融合式发展成为风电行业破局的必然趋势。
法律顾问:
世界5A级50强律师事务所-浙江智仁,汤云周律师;黄新发律师
世界5A级第1强律师事务所-(北京)德恒,(杭州)张婷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