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布 > 军旅书法家贾志平不忘初心

军旅书法家贾志平不忘初心

2018-10-23

  军旅书家贾志平,性格沉稳和平,为人低调,不喜张扬,不逐时尚。于书法经典更是如对至尊,如接晤言,静心修炼,大有以笔墨为蒲团之意志。每当晴窗和日,读帖临池,颇有不激不励之想。无论大、小楷,行、草书,皆得平和简静之韵致。其楷书由颜真卿入手,以刚健立基;转习欧阳询、褚遂良以挺拔遒劲立意;又习赵孟頫,汲取精能秀逸之韵味,复参以北碑的质朴,逐渐有了自家风貌。用笔精到爽利,挺括劲健;结字从容自然,顾盼有姿;神情浑穆,气息和平。其小楷由二王入手,参以元明诸家,态势宽绰妍静,意绪清远恬淡,用笔轻灵从容。行草书笔健骨峻,方圆相辅,动静互参,如云行水流,风采肃然。贾志平倾心传统书法,精研深悟,功性两见。以其心性平和,志气沉著,故能于书写时心手相应,他好俱忘;不慕时尚,不追流风;故能摈粗俗卑陋于身外,置流俗丑书于不屑。矢志不移,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写字,宜其有“志平”之名,有志气和平之性情,有志气和平之言行,有志气和平之书作。

 

  1982年12月,刺骨的寒风吹拂着三晋大地,这一年他应征入伍了。当他坐上开往新疆的列车时,就发誓一定要在部队有所作为,以不辜负父辈的殷切希望。他干一行爱一行,当炊事员第一年就荣立三等功。连队出板报他踊跃参加,还积极在连队教战士们唱革命歌曲,领导发现他的聪明才智后认为,让他当炊事员有点大材小用,第二年就在连队当上了文书。当时社会上正在热播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可谓万人空巷。但他宁可不看电视也要挤时间刻苦自习,把《中华大词典》上的9000多字,用仿宋、黑体等美术字练习十几遍,以便用以书写各种会标、誊写蜡板,把每个字的间架结构都做到成竹在胸。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他的突出表现和取得的成绩,在山西籍288名新兵中,第一个光荣入党。参加基地文工队担任独唱演员后,他坚持每天早晚到戈壁滩上练声以提高演唱技巧,为广大官兵演出表演乐此不彼,成为全基地官兵心目中的“小明星”。基地为表彰他取得的优异成绩,被评为军队“两用人才”先进典型。

  转眼离开家乡已八个春秋,为方便照顾年迈的养父,他从西部调至驻山西原63集团军某部担任俱乐部主任。环境的改变使他有了专心研习书法的想法,尤其是受到徐文达、王留鳌、田树苌、郭齐文、李庶民、毛苏南、陈堤等当地书法名家的影响,每天看完新闻联播后便雷打不动地练字到深夜。颜真卿的《多宝塔》《颜勤礼碑》《自书告身帖》,小楷《灵飞经》,赵孟頫《道德经》《汲黯传》,王献之《十三行》,魏碑《张猛龙碑》《元贞墓志》《等慈寺碑》以及欧阳询《九成宫》、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苏东坡行书等,在他笔下熟能生巧、书写自如,多次参加全军、武警部队以及国家、省、市各种书法展览并获奖,成为武警部队书法创作骨干。同时,把自己所学之长用于部队文化建设上,努力学习营院环境文化、史实展览知识,筹划组织实施了师(团)史展览、营院文化环境、连队俱乐部、连史室的布置等工作,得到了武警部队乃至全军各级首长的好评,荣立二等功。他还为部队培养了多名书法和文艺骨干,热忱培养部队子弟学习书法。在一年一度老兵退伍之际,总要用寄托真诚希望的书法作品送给战友以作纪念。作为部队里真正的“老兵”“兵王”,他把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

  如今,贾志平退休不褪色,脱了军装还是兵。在不断提高自己书法水平的同时,走进中小学校园,积极主动担负起传播教授学生书法知识的重任。前两年,他担任晋中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后,带领热爱书法艺术的一班年轻人,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力推行书法义务教育进校园活动,收益师生达3万余人,达到了预期的社会效果,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和好评。近年来,他还义务走进各社区、厂矿、农村、医院等进行书法交流、书写春联,义务为全市书法大讲堂讲授书法知识,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赞成。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小白杨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2018年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武警某部家属院里,一曲男高音不时回荡着。战士们说这是贾班长又在引亢高歌了。岁月流逝,那铿锵有力的军歌声在贾志平心中永不消失,余音袅袅。回忆自己的军旅生涯,最让他激动和难忘的是那嘹亮的军歌。他说,初入军营时,犹如走进了歌声的海洋,时时军歌声声,从新兵开始就生活在军歌里。

  一首军歌情谊悠悠,一段军旅天长地久,一群战友知心牵手,一个军礼友谊长留。贾班长又回到他热爱的军营,走进可爱的战友中,乐呵呵的为战士们尽情书写。大家高兴地拿着“自强不息”“敬忠报国”“天道酬勤”“马到成功”的勉励和希望,更增添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指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