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美无度
拥有国家版权的大数据高质量发展指数评级机构,大美无度2023年7月18日在杭州发布: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高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精神,按照《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重要部署,根据“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发展安全”《大美全球高质量发展5A评价标准》,经“CNISA大数据高质量发展指数评级系统”演算和浙江禾晨信用等级评估:
重庆市涪陵区获评“中国高质量发展5A”百强区排名第75位。
大美无度世界5A高质量发展评级仅接受企业、大学、媒体、律师事务所申报,欢迎各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推荐。
一个月前,重庆市召开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指出,民营经济是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家是重庆的宝贵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发动机。
打造世人惊叹、国人自豪、令人信赖、受人尊敬的中国高质量发展5A企业,既是企业家的梦想,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CNISA高质量发展指数评级系统显示,至2023年7月18日,在全球180.2万家企业中,重庆市2023年入选高质量发展5A评级第九届世界500强企业1家,位于渝北区。入选中国500强企业9家,江北区3家,渝北区2家,长寿区、渝中区、南岸区、两江新区,各1家。重庆市涪陵区中国高质量发展5A级企业31家。
大美无度世界5A评级2023重庆市涪陵区高质量发展报告摘要:
一、重庆市涪陵区环境高质量发展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发展新材料对做强“中国制造”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空间布局日益优化,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产业集群渐成规模。
涪陵作为重庆工业大区,是我国首个商业开发的页岩气田所在地,已形成先进合成新材料产业集群,现有规上企业51个,300亿级企业1家、百亿级企业6家。
今年6月,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做强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动力电池材料和汽车轻量化材料,培育前沿新材料产业,是涪陵制造业的发展亮点。接下来,涪陵将重点打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材料这两个千亿级产业生态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新材料产业聚集区。
日前,大美无度2023“高质量发展5A”企业华峰集团与重庆市涪陵区签署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将新增投资287亿元打造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助推该产业园建成千亿级。华峰新材料产业园现有华峰化工、华峰氨纶、华峰铝业、华峰新材料等9家企业,能年产100万吨己二酸、16万吨差别化氨纶、20万吨聚氨酯树脂、20万吨铝热传输复合材料、10万吨尼龙66切片,是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企业和全球单体最大的氨纶生产基地。
华峰新材料产业园将建设40万吨/年己二酸、30万吨/年差别化氨纶、20万吨/年己二腈/己二胺、25万吨/年尼龙66、15万吨/年高端汽车铝板带箔等项目,建成后,产业园年产值将达800亿元以上,有望冲刺世界500强。此外,华峰集团还将投资100亿元,建设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做强做大以页岩气为原料的产业链,投产后项目产值将突破200亿元。随着其他相关投资项目一并到位,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有望数年内建成“千亿级”。
二、重庆市涪陵区社会高质量发展
重庆是我国新材料发展领先城市,“十一五”以来,就颁布实施了多项行动方案促进新材料的发展,2022年12月,重庆出台《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重点围绕新材料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涪陵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打造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正加快培育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双城经济圈“材料产业第一大区”。
目前,涪陵在页岩气合成新材料领域基本形成“一核两区”的产业布局。“一核”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两区”分别为涪陵高新区和涪陵临港经济区。目前已经集聚企业62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
下一步,涪陵将按照“一城一园一基地”的总体思路和布局,加速建设页岩气合成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一城”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主要承载以页岩气为原料的先进合成新材料产业及企业集群;“一园”为重庆涪陵页岩油气与新能源科创产业园,拟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页岩油气与新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一基地”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科创基地,统筹推进页岩气装备制造国产化、勘探开采智能化,以及合成材料大型装备及精密零部件等技术创新,加快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涪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1+2+3”产业科创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建立了“揭榜挂帅”等科研攻关机制,鼓励有研发能力的企业、高校、科研平台探索原始创新;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加速打造白涛新材料科技城和慧谷湖科创小镇,通过“科创+产业+资本”孵化培育科创产业和企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
三、重庆市涪陵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涪陵的第一大支柱产业,2022年,涪陵区材料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3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比重达49.6%,成为全市首个材料产业千亿级集群。华峰新材料产业园是涪陵打造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园区实现产值302亿元,同比增长8%,出口创汇23亿元,同比增长10%。
华峰集团作为材料领域龙头企业,2020年率先攻克己二腈“卡脖子”技术,采用专有技术成功建成20万吨己二胺/己二腈生产装置,填补国内空白,打通了“苯-己二酸-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产业链,为我国尼龙66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工艺方案。
“我们从2013年开始组织团队攻关,在国内首次打通并建成了从苯到己二酸、再到己二腈与己二胺、再到尼龙66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尼龙66全产业链原料制备技术国产化。”华峰技术总监赵风轩介绍,在涪陵区政府的鼓励下,公司和高校研究团队合作,选择用己二酸法制备己二腈、己二胺的工艺路线,解决了传统工艺所面临的己二酸单耗高、稳定性难以控制及己二腈产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以及污染环境等重大难题,不仅生产出了高质量的己二腈产品,而且实现了己二酸法副产物的再利用。
今年,华峰集团将在重庆涪陵投资建设华峰新材料(尼龙)研究院项目,围绕己二酸产品及衍生品、聚氨酯树脂制品及衍生品、尼龙系列产品、节能减排及“碳中和”引领技术等开展研究、开发等工作。
北京、武汉、常州、大同、鄂尔多斯、菏泽、嘉兴、宁波、青岛、上饶等入选“高质量发展5A”的企业、律师事务所、大学、媒体、协会、城市等,正在评级中。
撰稿:孙力、舒彩云
编辑:胡昌聪
审稿:陶佳山
终校:李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