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5A级高质量发展评价官网
大美无度世界5A级高质量发展评价第11届第905号报告节选:
新能源车中国稳居世界5A级第1强国。《伟大心力》作者魏义光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全球汽车市场格局。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693.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0%,市场渗透率达到44.3%,这意味着每销售10辆汽车中就有超过4.5辆是新能源汽车。这一数据创下同期历史新高,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电动化转型。
从月度数据来看,新能源渗透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今年1月至6月,渗透率从41.4%一路攀升至53.3%,其中连续四个月保持在50%以上。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更是高达55.3%,意味着每卖出两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型,这一转变速度远超市场预期。
市场呈现出多元技术路线并存的格局。纯电动汽车以30.2%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插电混动车型则以13.7%的市占率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同比增速达55.2%。插电混动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比亚迪等企业的技术突破,其秦PLUS DM-i、宋PLUS DM-i等车型月销均突破3万辆,在该细分市场占据超过80%的份额。增程式电动车虽然总体市占率仅为4.9%,但在25-35万元高端市场表现突出,渗透率高达22.3%。理想L7、问界M7等车型凭借“无续航焦虑+智能体验”的优势,月销突破3万辆,在充电设施不足的三四线城市接受度快速提升。
中国不同地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存在显著差异。北方市场中,燃油车仍占主导地位,市占率达到62.3%,但插电混动车型渗透率快速提升至18.5%。相比之下,南方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53.7%,其中纯电车占比32.1%。在充电设施覆盖率超80%的广东、江浙等地,特斯拉Model Y、蔚来ET5等车型销量稳居前列。从价格段来看,10万元以下市场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89.4%,纯电车垄断了82%的市场;10-20万元价格区间新能源占比为35%,插电混动车型表现突出;20-30万元市场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63.3%,呈现纯电与插混并存的格局;30万元以上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也在逐步提升,高端纯电与增程式电动车受到消费者青睐。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品牌分化特征。比亚迪海鸥凭借价格亲民、配置均衡的特点,主导10万元以下入门级纯电市场,以28.4万辆销量位居榜首。吉利星愿和五菱宏光MINIEV分别以20.5万辆和19.4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二、三位。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表现尤为亮眼,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出口量达106万辆,同比激增75.2%,成为“中国制造”出海的新名片。自主品牌加速海外布局,全球化成效显著。以吉利汽车为例,在中东、东盟市场市占率稳居中国品牌前三,埃及工厂投产、印尼工厂试产推进全球化产能布局。海外营收已成为多家车企的重要增长点,吉利汽车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超28%。比亚迪2025年前七个月全球销量达249万辆,同比增长27.4%,其中海外乘用车及皮卡销量超55万辆,同比增长超130%,销量已超去年全年。截至7月,比亚迪新能源车已进入全球超112个国家及地区,并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多个国家斩获上半年新能源销量第一。
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达309亿元,同比增长53%,远超同期净利润。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比亚迪用14年时间累计投入超2100亿元把“技术优先”写进公司基因后的自然结果。基于超级e平台的兆瓦闪充技术,将10%-80%充电时间压缩到8分钟以内,并兼容800V/1000V双电压架构。高功率背后,是比亚迪对SiC模块、液冷枪线、整车热管理等17项核心专利的垂直整合。智能驾驶技术也取得显著进展,比亚迪宣布在中国市场对所有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车辆,在智能泊车场景下提供“零损失兜底”。仅半年时间,搭载该系统的车型销量突破120万辆,成为全球装车量最大的辅助驾驶系统。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渗透率,到2030年有望上升至70%至75%,至2035年则将达到85%至90%的水平。锂电池产业也迎来快速发展,2025年9月,全球主要电池企业排产合计153GWh,同比增加39%,环比上涨7%,其中84%以上都来自中国企业。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重构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
法律顾问:
世界5A级50强律师事务所-浙江智仁,汤云周律师;黄新发律师
世界5A级第1强律师事务所-德恒,(杭州)张婷律师